为此,收集了《招商证券研究报告》,供国内企业参考。本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包装印刷行业在供求上的差异,以及龙头企业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量的差异。希望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启发。
从包装材料的角度看,中国和世界包装材料的需求结构相似,塑料包装和纸包装的比例分别接近40%和30%。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储存、运输、包装和展示销售包装方面,中国与世界有着显著的差异。
1、储存、运输和包装
在发达国家,由于储运包装的高度标准化和快速启动,回顾国际纸业、美国国际包装等龙头企业的业务结构,储运包装是其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中国,工业产品的制造和出口是推动储运包装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然而,自2011年以来,其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转向了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的快速包装需求。
自2011年以来,中国快递业务的规模一直呈现井喷式增长。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23.39亿件,到2017年已增至406亿件,年均增长率超过50%。
据统计,约80%的快递业务是网上快递,其中43%使用纸盒。假设单件快件平均重量为0.5公斤,相应的包装纸市场为689万吨,塑料包装市场为161.24亿件。按电子商务快递年平均运量增长20%计算,新包装纸年需求量1377.8万吨,新塑料包装需求量32.05亿件。
2、展示销售包装
显示器销售包装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消费品。我国烟草包装比例较高,是国内外消费品包装需求结构的主要差异。
近年来,全球包装印刷业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成熟期,增长速度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基本一致。据统计,2017年全球包装印刷业市场为85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接近发达经济体的自然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人均包装消费明显低于全球水平,未来仍有改善空间。从总体上看,虽然中国包装印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人均消费仅为每年12美元,仍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众所周知,与发达国家的包装印刷业相比,中国的包装印刷业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具体的差距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恐怕没人能说清楚。
中国包装印刷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中国包装印刷业(不含包装机械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48.37亿元,2013-201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3%,其中2017年同比增长9.2%。
在一般性的基础上,我国包装印刷业的供求格局与国际包装印刷业的供求格局也存在许多差异。
在需求方面,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主要在于增量和需求结构的差异。
在供给方面,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的竞争格局和服务能力上。
需求方面:中国人均包装消费水平较低,快递需求驱动依然强劲
中国人均包装消费明显低于全球水平,未来仍有改善空间。从总体上看,虽然中国包装印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人均消费仅为每年12美元,仍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即使考虑到价格、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我国包装印刷业的发展也远未达到上限。中国包装印刷业市场规模有望扩大,供求结构有望继续升级。
本文来源于南京手提袋制作公司